信義誠品舉辦的四場攝影巴別塔講座,我出席了兩場,很可惜的錯過鍾文音與郭力昕的講座,我想從一個文學家的角度來談攝影一定很迷人,只好啃啃他的書止渴了。以下分享這場由知名紀實攝影家沈昭良老師與《攝影之聲》總編輯李威儀對談,,「創作與發聲:在路上…V.S.面對面…」摘要。

 

沈昭良老師表示他長期注意和庶民社會相關的專題,有時甚至是不同軸線同時進行。我想從《映像南方澳》開始,走的是紀實攝影的路線,但以獨立出版的身分製作攝影集,還是因為當時市場沒辦法接受非主流的出版品,大型出版社不願協助出版,不過這也讓他看見獨立出版的高度彈性以及自主性。如《築地》是一本有起承轉合,有邏輯的攝影集,但當時編輯《玉蘭》時,卻想嘗試讓讀者不管從前翻或是從後翻起,都能夠閱讀這本攝影集,因此他的編輯則是繞來繞去。而《Stage》則是偏為現代攝影的攝影集,編輯的邏輯則是由顏色或是氛圍來決定。

 

那麼攝影與自己的關係又是什麼呢?沈老師回答,也許就是尋找如何看自己或如何看世界的方式,同時這也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攝影是有語言的,需要知道該怎麼說以及如何聽別人說。以專題來發展,也許拍攝的是內在寫實較為抽象的作品,或是現代視覺,建構文化社會景況,或是以軸線進行,以母親或是故鄉等主題來發展。當聽眾詢問如何長期專注於攝影時,沈老師說可能是因為他長年擔任攝影記者,一直有碰觸相機,快門的聲音不斷提醒他要持續創作。但不是只有攝影工作者才能夠有好作品,但這都需要不斷的努力。

 

而當你希望有更多人能夠認同你的照片時,持續的拍攝只是第一步。接著,需要與有程度的同好,不斷討論,老師不使用網路作為討論的媒介,他說,在網路上你留言說要不要去拍照呢?有人回說去阿!如此的簡短,但卻沒有後續的深度。沈老師以前都找張照堂老師討論,相較於國外需付費的profolio review ,台灣願意免費提供專業意見的人應該挺多的。接著,還是實際去修正拍攝的照片,當你的規模與質量已發展到一定程度,是否會想要去驗證自己的能力呢?此時,便可透過參與比賽的方式去驗證,不過,在討論此環節時,兩位與談人有不同的意見,李總編輯認為不能為參加比賽而拍(可見還是個有夢想的青年),但沈老師認為不能為此而不參加比賽,因為參加比賽不是看是否有入選,而是在你決定參與比賽時,在不斷翻攪過往作品,挖掘內心思想時,活化你與照片的關係,拉扯出一條邏輯,成為你自己的中心思想。不過如何去品評攝影集的完整度,他認為去看是否有完整的結構,思考是否周延,議題的深度和作品的質量等,都能做為依據。

 

然而,除攝影外,沈老師與李總編輯也提到,台灣缺少攝影的正統教育,沒有一個脈絡可循,但是無庸置疑的是,大範圍的閱讀很重要,不論是文學或是攝影集,可看同類型的書,但你會發現同類型,但在不同文化下所產生的書,他的呈現也不盡相同,而在這不斷吸收養分的過程中,攝影的基礎與思想就能越紮越深。如今台灣在攝影普遍的情況下,各種類攝影的書已經如雨後春筍發行,期待之後能有屬於我們的攝影節,透過節日來推動一個城市的活化,這不管在西方或是日本韓國中國都已經盛行。

 

最後,沈昭良老師期勉大家「世界很大,生命很短,要好好努力」。

 

後記:

一直期勉自己也走紀實攝影這條路,留下一點文學思考與文化社會的作品,在這場演講,沈老師老實又有趣的談吐,讓現場笑聲不斷,但同時他對於攝影的堅持以及知道如何讓自己的攝影作品變得更好,這是我可以學習的。目前在拍攝的階段,有不斷的拍,與攝影同好一同討論及修正,不過還沒有到參加比賽這個環節。以前我也是抱持著參加比賽實在太過俗氣,拍的東西我自己看就好,不過我覺得沈老師講得也對,這都只是給予自己一個審閱、重新去思考照片的機會。不過我認為兩位台灣的與談人都很怕得罪對方,其實可以激烈一點,有點火花也不錯,世界上絕對不能只存在一種聲音而已。另外,想到閱讀鍾文音《女孩老樣子》的序,她與季季聊到,前一個世代的作家以歷史時空為背景,書寫較為寬廣,而新的世代以自我為背景,著重內心剖析。我認為攝影也是,許多人一開始以私密的混沌的曖昧的畫面,佐以文字表達內心。一開始,你會覺得很有fu,但是如何增加作品的深度,我認為還是需要以背景或氛圍來襯托。而攝影理論是否要看,我認為都只是活化自己思想的方法,對我來說看文學作品也能增強,理論的話則是可以提供另一種思考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甜甜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