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自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數位媒體實驗室-喀報

http://castnet.nctu.edu.tw/castnet/article.php?id=4242&from_type=issue&from_id=220&mid=5176974

城市斷面的裁縫師

2011.10.30 ╱ 人物 ╱ 記者 王俐文 報導

週末的台中太平工業區宛若空城,熱辣辣的陽光下偶有幾個外籍勞工騎車呼嘯而過,上百座工廠安靜地面面相覷。

攝影師楊欽盛的工作室「INFOTO」位在其中一家中小型廠房裡頭。簡單的襯衫和牛仔褲、乾淨的造型加上斯文的氣質,楊欽盛就像是學校老師或上班族,乍看之下很難把他和藝術家聯想在一起。不過對影像的豐富知識和偶爾幽默俏皮的言談舉止時時透露出他對攝影工作的認真。


楊欽盛肖像,攝影師是台灣第一位獲得日本「東川獎」的藝術家陳敬寶;楊欽盛打趣道照片裡的他似乎很神經質。(照片來源/陳敬寶攝)

這十幾年來,楊欽盛扛著笨重的相機和腳架四處跑,頂著大太陽在台灣各地尋覓拍攝題材,創作不輟。他的作品裡頭從來沒有人類的存在,讓建物和植物在黑白的無人之境中進行對話。

受大師感動 關注社會議題

幼年時的楊欽盛很喜歡把玩家裡的相機,即便當年的相機必須全手動調整光圈快門,才六、七歲的他就在一次出遊時幫爸媽拍了張成功的合照,甚至曾經因為「手癢」一直按快門,讓來不及裝上底片的新相機英年早逝。


楊欽盛小時候幫父母拍的合照,這生平第一張作品意外成功。(照片來源/楊欽盛攝)

隨著年紀漸長,楊欽盛飽覽攝影書刊,讀到美國戰地攝影師尤金史密斯(Eugene Smith)的故事後,楊欽盛覺得自己「深受感召」,立志要以影像讓大眾關注社會議題。「我覺得攝影的重要性不在於發表當下所受到的注意。」楊欽盛舉例說,美國攝影師羅伯法蘭克(Robert Frank)的作品《美國人》(The Americans)因為記錄了很多負面社會現象,一開始並未受到重視;歷經了十年多他的作品才被認定為重要的文化資產,重獲一席之地。

熱愛攝影的楊欽盛在考大學時為了和家裡的期待折衷,選擇了逢甲大學建築系;然而他在攝影社活躍的程度,遠遠大於系上課業。終於在大四時,楊欽盛毅然轉學到世新大學平傳系攝影組,但建築的概念已在他的腦海裡紮下深根,在在影響他的創作和手法。

初出茅廬就獲獎 繼續努力

就讀世新大學期間,楊欽盛已經累積了很多廢墟和裡頭雜草蔓生的照片,整理後本來想以《失落的空間》為題發表。但經過多次思索,他發現這些畫面中其實有三個元素:建築、植物以及在另一個時間點曾經存在的人,即使人去樓空,若沒有關鍵的人類,就不會有建築、不會有廢墟,更不會有在廢墟裡的植物。《建築˙植物˙人》這個簡單的標題,就這麼定案了。

這組初試啼聲的作品讓楊欽盛在畢業時獲得攝影新人獎的優選,也讓父母放心讓他走上攝影之路。


《建築˙植物˙人》中,只有這張作品勉強算是有半個「人」的形象在裡面。(照片來源/楊欽盛攝)

耗費心力的系列作品,很多關鍵的開頭都來自於小小的契機,楊欽盛的《暮光池畔》就源自於一張快要過期的旅遊住宿券。當時他的8X10相機剛好買入手,為測試新玩具的狀況,就扛去試拍旅館順便消耗掉那張住宿券。後來他發現飯店游泳池的主題很有發展空間,於是著手寫了企畫書跟飯店洽談,否則四處住飯店會是一筆可怕的開銷。一開始很多飯店都不太了解這個攝影師到底想做什麼,所以讓楊欽盛吃了不少閉門羹;後來因為礁溪老爺和涵碧樓兩家大飯店答應合作,和其他旅館的洽談才比較順利。

楊欽盛覺得自己的作品,深受攝影師杉本博司和貝克夫婦的影響。從時空的壓縮感、二分法構圖以及系列作品中,每張照片相互較勁和詮釋的感覺就可略見一二。

跑遍全台 記錄斷面的故事

今年十月初的台灣攝影博覽會,楊欽盛也有參與展出,其中參觀者詢問度最高的系列當屬《城市斷面》。一幢廢棄的透天厝將整個畫面塞得滿滿的,被裁切到剩下一半,遠看就像一個四平八穩的「田」字,把四個框睜得大大的,瞪得過客不得不駐足察看。

楊欽盛想透過《城市斷面》讓人們看見土地的問題。「田」,建立在土地之上,土地在傳統華人社會裡又是重要的存在。然而近幾年有不少建築物因為政策不周或都市計畫必須拆除,卻因為沒有完善的評估和對策,許多被拆到面目全非的房子就這樣傻傻等在原地。


《城市斷面》的第一張,田字型完整地呈現切面,荒誕而有趣。(照片來源/楊欽盛攝)

創作《城市斷面》時,楊欽盛碰過不少有趣的事情。那台8x10的龐然大物乍看之下很像抓超速車輛的移動式照相機,也常被誤認是檢舉人員要找麻煩;但是以攝影師的身分來解釋往往不被諒解,楊欽盛只好假裝成做研究報告的學生打發路人。

為了將建築物完整地拍出來,楊欽盛得在兩條車道外的距離架相機,所以常常站上奇怪的地方工作,分隔島、草叢堆對他來說早已見怪不怪,有次他還拎著三角錐打算站上快車道。沒想到當天真的有工程,楊欽盛才得以安全地站在施工範圍裡創作。


楊欽盛需要一定的距離才能拍下完整的建築物,常常站上克難的地點。(照片來源/汪永惠攝)

由於楊欽盛的攝影器材和拍攝主題較為罕見,他的每張作品可謂嘔心瀝血。一方面8X10的底片較貴,每次按下快門前都要確保設定無誤;另一方面他的拍攝對象都是建築物,有不同角度和構圖的考量。所以楊欽盛必須用小相機「打草稿」,拍下好幾張不同角度的照片,仔細比較後再做正式拍攝的決定。

虛心與努力 攝影這條路

「INFOTO是一個雙關語,代表進入攝影(into photo)和攝影資訊之門(information to photography)。」

楊欽盛說,當初他懷著經營藝廊的夢想成立了INFOTO工作室,在自己創作時間之外也接台灣各地的裝裱和沖片等技術工作,甚至為了確保8X10底片的來源自己身兼底片經銷商。現在為了繼承家業,他把原本位在大里的INFOTO搬到工廠的三樓,期望找到可以接手經營的人後再重新成立藝廊。但他也坦承,目前很難找到夠認真並且有基礎後製技術的人才。


INFOTO工作室收藏著楊欽盛的相機夥伴和這幾年來的心血結晶。(照片來源/王俐文攝)

對於想要「入行」的攝影人,他也給予忠告:「這是條漫長的路。」對他來說,虛心學習、多投稿參加比賽並找到可靠的管道來發表作品是必要條件,而攝影並不只是熟練技術或把成果丟進電腦修修圖即可,充實自己的生活和敏銳度更是重要。

談起下一系列的作品,楊欽盛說,他正在關注水資源和農業方面的問題,但還在思考要怎麼呈現。現在他必須多看、多想、多拍照,等到那「關鍵的第一張」出現了,才能帶動一整個系列的靈感。

透過攝影,楊欽盛縫合了自然與人看似對立、實則親密的關係,從游泳池畔、建築裡的植物到斷了面的廢墟,每個畫面都是人與自然相輔相成的結果。照片裡的概念看似遙不可及,卻天天發生在人們的身旁。藉由敏銳的觀察力和對攝影的熱情,楊欽盛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夠讓世人正視這些簡單卻又常被忽略的景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甜甜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